
战疫不放松,在沪企业运用海牙体系持续布局海外市场
一边是疫情下的大上海保卫战,一边是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开拓。5月5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1999年文本)(以下简称海牙协定)在中国正式生效。疫情下,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结合企业所属行业特点,组织宣贯《海牙协定》,指导企业运用海牙体系积极应对全球竞争挑战。海牙协定生效首日,本市多家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在线确认提交外观设计专利国际注册申请。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代表。
晨光文具是全球最大的文具制造商之一,其产品涵盖书写工具、学生文具、办公文具及其他相关产品。为积极推进外观设计全球化,促进创新能力提升,晨光文具在海牙协定生效当天提交2份申请进行国际外观布局,助力公司创意、设计和制造走向世界。
上海家化作为有着124年历史的本土美妆日化行业龙头企业,始终视知识产权为公司的核心资产。2021年,上海家化提交了82项专利申请,其中包括5项PCT。此次海牙协定生效首日提交1份申请,体现了公司走出去的决心和对培育高质量专利以及进行海外知识产权布局的高度重视。
欧普照明作为落户上海浦东的民营上市公司及上海市2020年度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与工业创意。目前拥有国内授权专利3000余件、海外授权发明150余件、海外授权外观设计100余件。欧普照明将海牙国际注册申请视为企业多维度融入外观设计全球化体系的契机,生效首日递交了1份外观设计国际注册申请,持续推动公司全球外观设计布局。
蔚来汽车是一家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专注于核心技术的正向研发,全球已授权及申请中的专利超过4700件,在境外10余个国家和地区均有专利布局。蔚来汽车在海牙协定生效首日递交了1份外观设计国际注册申请。企业表示,通过该途径外观设计注册相关费用显著降低、多地域注册流程更加简捷便利,为企业海外专利保护提供了极大助力。
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三大业务体系之一的海牙体系在我国正式落地,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国内就可以依据海牙协定提出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申请,更为便捷地寻求外观设计的国际保护。为上海品牌“走出去”保驾护航,完善企业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海外布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疫情期间,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将持续做好服务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指导企业深度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体系,支持上海企业的外观设计创新走向世界。
文章来源:上海知识产权